top of page
Search
Dec 27, 2020
王三虎:我从《千金方》里学到的两个抗肿瘤好方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我们学经方的目的是为治病的,所以张仲景的是经方,孙思邈的也是经方。我研究生是学伤寒的,我研究生毕业十年以后,就把精力转到《千金方》上。1998年出了一本书《120首千金方研究》,最近几个月,自进入微信群以后,好多人通过微信来买这本书,...
893 views
Dec 23, 2020
听高建忠老师把东垣理论讲“活”了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,学习最优质的中医课程 本文章内容来自于高建忠线上课: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系列 很多人觉得东垣理论症状和病机对不上,病机和药物也对不上,还时不时冒出像“阴火”这样的新生物,读起来实在不好理解,但听完高建忠老师的《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与...
450 views
Dec 6, 2020
王三虎运用经方治疗肝癌的经验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王三虎教授治疗肝癌经验丰富。强调中西医结合,防治并重。抓住肝癌肝郁脾虚,湿热蕴毒,枢机不利的主要病机,将肝癌分为早期、中期、晚期分而治之。在经方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创制了“软肝利胆汤”、“保肝利水汤”等行之有效的方剂,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。...
480 views
Dec 1, 2020
高建忠:明了王道法,学用枳术丸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,学习最优质的中医课程 本文章内容来自于高建忠线上课: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系列 一个小小的枳术丸,枳实、白术。你会想到,它和中医临床中的王道法有什么关系吗? 《丹溪心法》在内伤五十三下的附方中,除了补中益气汤之外,既没有选用清暑益...
370 views
Nov 18, 2020
王三虎运用经方治疗肺癌的经验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王老师根据多年对恶性肿瘤的理论探索及临床实践,尤其是对《金匮要略》的复习,发现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》中有关肺痿的内容基本符合现代医学有关肺癌的论述,而原书治疗肺痿的6个方剂就自然成为治疗肺癌的代表方。...
692 views
Nov 13, 2020
熊继柏:纠正中医人的几个错误观念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“中医是经验医学”“中医越老越吃香”“中医专治慢性病、专门搞调理”“中医治病不用方而只用药”,这些观点你认同么?大多数普通大众都是这样认为的,熊老直指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,小编个人认为这些知识中医人还是必须要知道的。 纠正几个错误观念...
486 views
Oct 26, 2020
会扎针的往往不会开药,会开药的未必会针灸,针灸药“分家”现状待扭转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。然而,中医药虽受到更多关注,但很多人对其仍不太了解,甚至存在诸多误区。例如一提起中医药,就马上会想到喝汤药;也有人认为,能吃药就...
373 views
Sep 13, 2020
湿热病辨治:中焦湿热证候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【热重于湿】 热重于湿,是以中焦热盛为主,而又夹湿邪的一类证候。因其热重而夹湿邪,故又有人称其为“温热夹湿病”,多见于湿温病化燥、暑湿病或伏暑病中、后期。以高热,汗出,口渴,心烦,脘痞腹胀,舌质红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为主要临床特征。其...
437 views
Sep 11, 2020
中医对肿瘤治疗过程有何帮助?
以中医角度来看肿瘤由(痰)(气)(瘀)为主,常生气忧郁的人容易气滞,气滞導致人体津液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作,形成痰。有时候痰是可以排除,中医称为有形之痰,有时候痰无法排除,中医称为无形之痰。无论有形或无形,痰对中医而言是个病理产物。如果长期积于体内,郁久瘀久就行成肿瘤。随着医疗技术
306 views
Aug 9, 2020
水火失济证的多脏腑关联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《周易》蕴藏了天地运行的道理,其中的诸多内容早在先秦至秦汉时期就已渗透到中医的理论当中,中医观念里的“水火既济”一词就来源于《周易》,象曰:“水在火上,既济。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。”水火既济从某种层面上讲即坎上离下相济...
393 views
Jul 16, 2020
“脉诊三纲鼎立说”:滑脉主痰
国医大师李士懋非常重视脉学研究,在脉学方面有诸多创新与发挥,被誉为“仲景平脉辨证的擎旗人”。笔者深受恩师的影响,重视从“脉诊三纲鼎立说”出发进行临床实践。滑脉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脉象,故重视滑脉研究对提高临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780 views
Jun 29, 2020
内经学概念研究探讨
内经学概念自上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,至今对其仍缺乏统一准确的认识。相关学者提出的内经学概念,由于对其知识范围认识不全,故存在定义片面等问题。这一现实,不仅阻碍着内经学学科自身的建设,同时也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与提高,因此,有必要对内经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研究,以明确其概念。
449 views
Jun 18, 2020
浅析伤寒论之温病及证治
请点击关注yourTCM portal 伤寒论中,在太阳病篇有特意提到的一个病名,就是温病。但全书仅此一条论述了温病的概念,并且论述了不能运用于温病的治疗方法。但温病的正确治疗方法,书中没有明确给出。后世也据此说仲景的温病,只有病名没有方治,并创造了盛行于世的温病学派,时方...
496 views
May 31, 2020
【学术临床】培养中医临床思维从六方面入手
中医思维是中医师在整个医疗过程中,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、病证及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、分析判断,形成决策、实施和验证,以探求疾病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。中医临床思维体现在整个辨证施治过程中,包括对通过四诊合参得来的临床资料进行思考分析,确立疾病的病因、病位、病性、病
528 views
Apr 21, 2020
湿热病辨治撷要 — 湿热病的辨证纲领、治疗原则与禁忌
外感湿热邪气而导致的温病,称为湿热病。其特点是:身热不扬、气机阻滞、脾胃运化功能障碍、水液代谢失常、病势缠绵难愈。因为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,故如何针对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及时有效的辨治,首先就涉及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及治疗原则与禁忌问题,本文就此展开论述。
593 views
Apr 9, 2020
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脉诊经验
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,十分重视脉诊,为了将自己的多年经验传承下来,帮助更多有志的中医人,李老在生命的最后,录制了《仲景脉学求索》的课程。该课程是李老《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论治方法系列课程》、《伤寒论冠名法系列课程》的延伸。本文内容整理自李老讲授的《仲景脉学求索》课程。
686 views
Mar 28, 2020
【马家驹】关于"心烦",泻心汤、黄连汤、黄连阿胶汤的鉴别
甘草泻心汤有“干呕心烦不得安”,黄连汤“胸中有热”,黄连阿胶汤“心中烦不得卧”。都有心烦的表现,方证存在一些相似的症状。
如何鉴别呢,这就涉及到方证的鉴别。
430 views
Mar 20, 2020
《王石清医话医案集》从“时疫丹”治疗时病瘟疫说起
在《王石清医话医案集》中载,王石清先生治疗疫病时,常自备“时疫丹”,一以救人,二以自全。我遍翻诸书,均未见著录。近日在整理其后人学医笔记时,偶然发现一张发黄的纸片,但见上书:“万全丹(时疫丹),主治:四时感冒,呕吐恶心,腹痛泻痢,痧胀中暑,疟疾寒热,开胃进食。服法:大人每次服一瓶
328 views
Mar 9, 2020
李成卫 | 基于“随证治之”的新冠肺炎的证治分析
新型冠状病毒肆虐,疫情正在蔓延,被感染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,截止今日,确诊人数已达59841人。作为最大的中医教育服务平台,疫情期间,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努力,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为此,中医在线特地邀请到了中医在线精医大学创始教授,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李成卫老师就疫情讲述了一次微信公开课
262 views
Mar 3, 2020
刘力红 | 深入一线后的一点思考
怀揣着卢师和二位杨师(海鹰师、真海师)的嘱托及所有三和人的期望,我与雷鸣医生21号晚抵达汉口(赵江滨医生次日抵达),前三天对接汉口八医院医务科及痔三科相关事宜,并作认真的防护培训。
522 views
bottom of page